欢迎您访问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网站 设为首页 | 收藏网站
当前所在页面:科协首页 / 院士专家风采
官宣:云南3人当选院士!
发布时间:2022-04-07 浏览量:

11月18日,2021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正式揭晓,共有149人当选。其中,中国科学院增选院士65人,中国工程院增选院士84人。云南共有3人入选:张克勤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朱兆云、张宗亮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据介绍,2021年共选举产生中国科学院院士65人,其中女性科学家5人。在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10人中,来自云南大学的张克勤凭借其在植物保护、生物防治方面的专业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方面,2021年共增选84人,其中女性科学家6人。其中医药卫生学部11人,来自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朱兆云当选;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10人中,来自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的张宗亮当选。


一起来了解新增选的3名两院院士风采

↓↓↓

张克勤

据云南大学官网介绍,张克勤教授扎根云贵高原,专注植物病原线虫生物防治研究,通过揭示微生物与线虫互作分子机制,确定致病毒力因子、发掘杀线虫微生物新资源和新化合物、开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线虫生物农药并实现规模化生产和应用,开创了线虫防治的新途径。在张克勤的带领下,云南大学凝聚和建设了一支能够在病原线虫及生物防控研究领域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研团队,为我国病原线虫生物防治做出了系统性和原创性的贡献,引领了我国作物病原线虫生物防治学科的发展。

640.jpg

以排名第一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云南省自然科学特等奖1项、省部级自然科学和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个人荣获2017年云南省杰出贡献奖,全国首届科技创新争先奖状、何梁何利奖、中国专利金奖、谈家桢生命科学奖、全国优秀教师奖、全国青年科技标兵奖、中国专利局专利金奖、香港柏宁顿 “孺子牛金球奖”、中国菌物学会戴芳澜杰出成就奖等。

张宗亮

张宗亮出生于山东济南,把职业生涯的几乎全部时间,都奉献在了云岭大地之上。为了云南的水利事业,他付出了全部的青春与韶华。

640 (1).jpg

1984年,21岁的张宗亮从清华大学水利系毕业。毕业时,正值全国大力实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张宗亮很自然地想到了中国水电资源最为丰富的西南地区。没有多想,张宗亮来到了昆明,成为了水利电力部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的一名设计员、助理工程师。当时的他不会想到,在云南这一待,就是37年时间。

640 (2).jpg

三十余年来,张宗亮见证和亲历了中国水电工程建设的飞速发展,无论是坝高还是综合技术难度,都冲到了世界前列;特别是西部地区的一些高坝大库的成功建设,将我国大坝建设推进到世界领先水平。

2020年6月22日,世界首座堰塞坝综合水利枢纽工程——云南昭通鲁甸红石岩堰塞坝综合水利工程首台机组正式投产发电。这标志着我国创建了堰塞体风险识别与溃堰分析的应急抢险关键技术,攻克了堰塞体应急抢险快速响应与科学决策的技术难题;创建了堰塞坝整治利用勘察设计与安全监控技术体系,开创了堰塞坝减灾兴利、整治利用的先例……

张宗亮曾说,创新力量必将汇聚成一座高能大坝,在岁月的流光中、在历史的长河上固若金汤。他将继续深耕于绿色能源大业,坚持不懈地在开拓创新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朱兆云

朱兆云,数十年来始终坚守在民族药工程科技领域第一线,带领团队实施资源调研和新药创制系统工程,探索提炼出一条“资源调研‘规范化研究’成果产业化并努力实现国际化”的民族药创新发展路径。

640 (3).jpg

带领团队对低纬高原地区25个少数民族传统用药经验进行调查抢救和发掘整理,准确鉴定各民族主要传统药物基原1040种;翻译民族语言文字药名5567个;系统整理附方5816首,注释确证附方中使用药物基原1679种。对低纬高原民族地区天然药物资源进行系统地调查研究,采集标本1万多种8万余份,拍摄原生态彩色照片近16万张;应用生物分类学方法准确鉴定出412科1720属4392种天然药物,发现新分布药用植物93种,新药用植物资源451种。

640 (4).jpg

开展彝族药新药创制研究,取得6个已实施的国家发明专利,发明创制5个彝族药国家新药(其中2个进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成功实现产业化。

640 (5).jpg

作为第一完成人,朱兆云荣获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015年度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创新奖、云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2011年度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2014年中华中医药学会授予个人中医药学术发展特别贡献奖,2017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中医药科技创新突出贡献奖,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和全国劳动模范。

完整名单如下
↓↓↓

640 (6).jpg

640 (8).jpg

640 (10).jpg

640 (12).jpg

640 (13).jpg

640 (14)_副本.jpg

640 (15).jpg

来源:央视新闻、都市时报

云南省科协院士办供稿

| |

主办: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技术支持:云南省科普资源信息中心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护国路26号,联系人(办公室):0871-63639710 

ICP备案号:滇ICP备05008566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1151号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号

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