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网站 设为首页 | 收藏网站
当前所在页面:科协首页 / 通知公告
2014年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部门决算
发布时间:2015-09-02 浏览量:

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2014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第一部分  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概况

一、主要职能

二、部门基本情况

第二部分  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2014年度部门决算表

一、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二、收入决算表

三、支出决算表

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五、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六、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表

七、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八、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表

第三部门  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2014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收入决算情况说明

二、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三、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四、“三公”经费决算情况说明

五、其他重要事项及相关口径情况说明

第四部分  名词解释

 

第一部分  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概况

一、主要职能

(一)主要职能

省科协是云南省科技工作者的群众组织,是省委领导下的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云南推动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中国科协的地方组织和云南省政协的组成单位。主要职责是:

1.组织开展学术交流,活跃学术思想,促进科学技术的繁荣和发展、科技人才的成长和提高、科学技术与经济的经合。

2.按照国家和省有关科普工作的方针、政策、法规,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制定科普工作规划,为政府科普工作决策提供建议;组织开展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的科普活动和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开展技术培训,推广先进实用技术,推进科普场馆、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发挥好科普工作的主要社会力量的作用。

3.建设科技工作者之家,全心全意为科技工作者服务。

4.发挥科技工作者在云南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组织科技工作者参与科技政策和法规的制定,参与政治协商、科学决策、民主监督工作,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5.开展科学论证、咨询服务,提出政策建议,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接受政府和有关部门委托承担项目评估、成果鉴定等任务。

6.举荐人才,宣传和表彰优秀科技工作者,开展科技工作者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工作。

7.开展民间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

8.负责对所主管的全省性学会、协会、研究会进行监督管理,对地州市科协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对直属企事业单位进行监督管理。

9.指导省反邪教协会和各地反邪教协会工作,普及科学知识,开展捍卫科学尊严和么对愚昧迷信、伪科学、反科学和邪教的活动。

10.完成省委和省人民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当年取得的主要事业成效

2014年,在省委、省政府领导和中国科协指导下,省科协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九届八次全会、中国科协八届六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我省“两强一堡”战略,以举办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为主线,以推进科普信息化和学会有序承接政府转移职能为重点,切实把科协工作的重心转移到服务产业发展上来,围绕产业抓发展,围绕产业促发展,围绕产业上台阶,为推动云南经济社会跨越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1.凝心聚力,攻坚克难,成功举办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

由中国科协和省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于2014年5月24日至26日在我省隆重举行。本届年会以“开放、创新与产业升级”为主题,组织实施了五大板块共397项活动。3位党和国家领导人、4位国际科学大师、142位“两院”院士、46位国家有关部委领导、29个国家及港澳台地区的380多位嘉宾和国内科技工作者代表3800多人莅滇参加年会各项活动。年会的成功举办,实现了“引进一批急需人才,对接一批发展项目,签署一批合作协议,解决一批技术难题,形成一批决策咨询成果”的目标,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充分肯定和中国科协、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评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副主席李源潮同志对年会作出重要批示:会议组织得很好,效果很好,影响很好。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赵乐际同志指出,本届年会是一届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科技盛会。

2.突出特色,着力创新,切实增强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

一是切实加强科技思想库建设。以科技论坛、学术沙龙为主要形式,以《专家建议》为主要平台,组织广大科技工作者,围绕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积极开展建言献策活动。其中,关于我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土著鱼类资源保护、边境动物疫病防控等6个《专家建议》,得到省委和农业部领导的批示,省级有关部门吸纳了相关意见和建议。根据《专家建议》和省委领导批示要求,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意见》(云厅字〔2014〕17号)。围绕“建设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推进我国印度洋开放战略”和“云南省建设国家西部地区生态文明试验示范区”开展了专题战略研究,并向党中央、国务院上报了院士专家咨询报告。其中,《关于云南省建立国家西部地区生态文明试验示范区的建议》得到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重要批示。关于“建设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推进我国印度洋开放战略”的专家咨询报告已通过中国科协上报党中央、国务院。

二是着力搭建高层次学术交流平台。围绕云南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前沿性、基础性、共性问题,举办了以“发展生物种业,助推高原特色农业”为主题的第四届省科协学术年会暨生物种业发展论坛。以项目资助形式,支持省级学会围绕学科发展中的高端前沿问题、产业升级中的关键共性问题,举办高层次、宽领域的学术交流。省遗传、电机工程、机械工程等省级学会举办的生物医药论坛、电力技术论坛、高端装备制造论坛等活动,在学科领域和行业内产生了积极影响,促进了我省学科发展、科技创新和人才成长。

三是积极开展国际民间科技交流。继续深化“海智”计划云南行动,分别组团赴瑞典、法国、西班牙、泰国、柬埔寨、缅甸等,开展相关国际学术交流活动,着力打造跨境农业、测绘技术、民族医药、气候科学、泛亚青少年科技等国际民间科技交流平台;不定期邀请欧美发达国家一流科学家到我省举办国际科技前沿学术报告,并与我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重点企业签订相关合作协议,促进了我省与相关国家特别是东南亚、南亚国家的交流与合作。

四是广泛开展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全面推进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出台了《院士工作站和专家服务站建设实施办法》,新建院士工作站5家、专家服务站11家;开展科技信息推广应用一站式服务项目,面向企业推广专利信息应用服务,完成300家企业推送任务;继续推进云南省中小企业创新平台建设,共收录全国专家2000人,中小企业用户达379家,促进了我省中小企业科技创新。

3.创新机制,转型升级,切实推进公民科学素质建设

一是加快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启动实施“彩云科普网络传播行动”,着力建设科普资源、科普微信、科普网络书屋、科技服务等平台。制作发布了科普手游《万万没猜到》和科普视频《世界杯的基因战争》,取得游戏装机突破10万、视频点击过300万的佳绩,科普信息化、产业化先行先试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二是扎实推进基层科普行动计划。第一,深入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截至2014年,我省共实施全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项目”851个,共获中央财政奖补资金1.419亿元;实施省级“科普惠农兴村计划”项目840个,争取省级财政经费4200万元。第二,积极探索“村转居”社区科普益民新路。围绕城镇化战略和社会管理创新,通过技能培训、心理科普等,帮助“村转居”新市民转变思想观念、增强谋生能力、养成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第三,加大农函大培训力度。结合云南产业结构调整,有针对性地开展农函大培训工作。2014年,培训农民16.5万人,办学规模连续12年居全国前列。第四,做大做强农技协。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新形势,将分散的、规模较小的农技协整合起来,建立农技协联合体,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创新发展。截至2014年,全省共发展农技协6536个,会员75万人。第五,继续推进科普富民兴边工作。目前,我省腾冲等5个县被列为全国试点县。同时,在麻栗坡等16个县(市、区)进行了省级试点。第六,持续开展“科普进寺院”活动。结合云南多民族、多宗教实际,以寺院僧侣和信教群众为重点,在迪庆藏区探索开展“科普进寺院”活动,为建设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作出贡献。第七,努力实施藏区“阳光科普乡乡通”行动。围绕促进云南藏区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在迪庆藏区实施“阳光科普乡乡通”项目,以藏区农牧民、回乡青少年、寺院僧侣和领导干部为重点,开展“阳光科普”通农村、通寺院、通机关活动,探索具有藏区特色的科普新路。第八,切实加强科普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对边疆民族地区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的配置力度,切实推进双语和多语科普工作,挖掘民族地区科普文化资源,推动少数民族科普资源库的共建共享。

三是深入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切实发挥省全民科学素质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作用,加强统筹协调,推动任务落实。继续推动将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工作纳入省委、省政府2014年度综合考评指标体系,并牵头制定了公民科学素质建设考评办法。与全省16个州(市)、129个县(市、区)签订了全民科学素质建设目标责任书,并完成了16个州(市)、129个县(市、区)全民科学素质摸底测评工作。截至2014年,全省有16个州(市)、107个县(市、区)成立了《纲要》实施工作机构,有8个州(市)、31个县(市、区)安排了《纲要》实施工作专项经费。全力推进省科技馆新馆建设,累计完成新馆建设投资2.65亿元,其中2014年完成投资6000万元。目前,我省有州(市)科技馆5个、县(市、区)科技馆(科普活动中心)20个。

4.搭建平台,创新载体,切实增强为科技人才服务的实效

一是加强调查站点建设。以高层次、高技能人才为重点,以优秀青年后备科技人才为基础,继续推进国家级和省级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站点建设,完成38个站点建设,为党委政府制定科技、人才政策提供了决策参考。二是加大对优秀科技人才的宣传举荐力度。2014年,我省李文昌同志荣获“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西南地区唯一获奖者,云南尚属首次),李唯等12位同志荣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5.夯实基础,增强动力,着力推进自身建设

一是持续推进学会能力提升行动。以立项资助形式,择优支持省级学会实施了37个学术交流类、调研类、科普类、创新发展类、科技期刊类项目,增强了学会服务社会管理和承接政府转移职能的能力。积极支持省级学会主动承接政府转移职能,指导省物流、精品咖啡等学会承接了编制行业规范、制定行业标准等工作,为探索学会承接政府转移职能积累了经验。二是着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截至2014年,全省有13个州(市)科协独立建制,占81%;有102个县(市、区)科协独立建制,占79%。省级科普经费达到年人均1元(2014年12月,省委常委会决定,根据中国科协与省政府《合作协议》的相关规定,从2015年起,省级科普经费从年人均1元提高到年人均1.5元),有11个州(市)年人均科普经费达0.5元以上,占69%;101个县(市、区)年人均科普经费达0.3元以上,占78%。

二、部门基本情况

3.机构人员当年变动情况及原因。

纳入2014年部门决算编报的单位共8个,其中行政单位1个,其他事业单位7个。分别是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云南省科学技术馆、云南省青少年科技中心、云南科技进修学院、云南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云南省科协信息中心、奥秘画报社、云南省科普资源信息中心。

机构与去年相比没有变化。

2014年在职213人,比上年减少6人,主要原因是在职转退休;在编实有车辆   辆。离休人员15人,与上年没有变化;退休人员168人,比上年减少1人,原因是去世;其他人员0人,没有变化。

 

第二部分  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2014年度部门决算表(详见附件)

附件:2014年省科协部门决算公开表.xls

 

第三部分 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2014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收入决算情况说明

2014年总收入84,370,219.26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59,715,494.78元,占71%;事业收入11,592,566.86元,占14%;经营收入1,289,864.60元,占1%;其他收入11,772,293.02元,占14%。

二、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2014年总支出118,469,609.39元,其中项目支出83,543,875.65元,占总支出的71%,基本支出33,627,053.83元,占总支出的28%,经营支出1,298,679.91元,占总支出的1%。

三、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2014年部门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9759.32万元,占本年支出合计82%。按支出功能分类主要用于以下方面:

(一)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万元,主要用于主要用于其他纪检监察事务支出;

(二)科学技术支出8599.99万元,主要用于机构运行、科学技术普及、科技馆站、青少年科技活动、学术交流活动、其他科学技术普及支出等;

(三)社会保障和就业1021.89万元,主要用于离退休人员的工资等支出;

(四)节能环保54.43万元,主要用于青科中心青少年环保相关项目支出;

(五)住房保障支出82.01万元,主要用于在职职工住房公积金缴纳。

四、“三公”经费决算情况说明

2014年“三公”经费决算数113.67万元比2013年决算数155.02万元减少41.35万元,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贯彻落实《反对浪费厉行节约》相关规定。具体情况如下:

(一)因公出国(境)费

2014年因公出国(境)团组数4个,自己组团4个,参团0个,本单位全年因公出国(境)累计6人次。共使用经费21.17万元。比2013年12.17万元,增加9万元。

增加原因主要是:2014年比2013年增加了1个出国团组,人数增加3人。

(二)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

2014年省科协部门购置车辆0辆,年末公务用车保有量25量,全年公务用车经费84.12万元,比2013年决算数118.20万元减少34.08万元。

(三)公务接待费

2014年省科协部门公务接待80批、710人、8.38万元,比2013年24.65万元减少16.27万元,主要用于接待来我省进行科普交流、学术交流、指导工作的各级科协组织及相关单位工作人员产生的费用。
五、其他重要事项及相关口径情况说明

(一)相关口径说明

1、基本支出中人员经费包括工资福利支出和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日常公用支出包括商品和服务支出、其他资本性支出等人员经费以外的支出。

2、“三公”经费: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及部门预算管理有关规定,纳入省级财政预决算管理的“三公”经费,是指省级部门用财政拨款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反映单位公务出国(境)的住宿费、旅费、伙食补助费、杂费、培训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反映单位公务用车购置费及租用费、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接待费反映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支出。   
   
3、“三公”经费决算数:指省级各部门(含下属单位)用财政拨款(含上年结转结余和当年预算)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和公务接待费支出数。

第四部分  名词解释

 

| |

主办: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技术支持:云南省科普资源信息中心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护国路26号,联系人(办公室):0871-63639710 

ICP备案号:滇ICP备05008566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1151号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号

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