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网站 设为首页 | 收藏网站
当前所在页面:科协首页 / 农村科普
昆明市五华区以农函大平台赋能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4-12-22 浏览量:

近日,昆明市五华区2024年农函大培训班在西翥街道拉开序幕,来自农业领域的专家为学员们讲解魔芋栽培过程中的操作规程、管理细节,深受欢迎。

五华区农函大培训班是为帮助广大农民学习科学,提高收入和科学素质而搭建的惠农学习平台,开办至今已经有22年。多年来,农函大连接科学知识与土地、科技为民与科普惠民,培养了一批批懂技术、善管理、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引领着五华区从乡村产业振兴走向乡村全面振兴。

124-2.png

坚持送“技术”上门,助力农民致富增收。在西翥街道花坡村小组,村民们曾经依赖种植售卖蔬菜瓜果为主要收入来源,经济收益并不理想,2019年,村民们通过农函大了解到羊肚菌种植,在区科协和农函大专家的指导下,他们试种了1亩羊肚菌,虽然产量不高,但品质出奇的好。第二年,在科协支持和农函大专家的建议指导下,村民们决定扩大种植面积,并成立了五华区花坡农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当年就试验种植了8亩羊肚菌,平均每亩产量达到了200公斤。如今,经过五年的发展,羊肚菌种植已成为花坡村小组的主导产业,全村种植面积达20余亩。在花坡村小组的影响带动下,西翥街道其他农户也纷纷走上种植羊肚菌的致富之路。

走进西翥街道迤六社区魔芋种植培训班,讲台上李春香老师正向村民们详细讲解着魔芋培育的关键技术。魔芋的种植条件要求高、种植难度较大。面对村民们对魔芋种植方面的困惑,2024年五华区科协聚焦村民的需求,为迤六社区开设魔芋种植培训班。邀请专业老师以理论讲解和实操培训等方式,从魔芋种植的选土、育种到施肥、栽培等各个环节,为村民开展针对性培训,效果显著。

五华区科协相关负责人介绍,多年来,五华区农函大坚持“实际、实效、实用”的办学原则,通过深入调查村民需求,定制个性化课程,协同办事处、农业农村局等部门走联合办学道路,邀请各行业具有较高理论与实践经验的专家、致富带头人,将先进的农业技术送到村民“家门口”,为他们就近就业和增收致富创造了良好条件。

124-2-2.png

不断拓展培训领域,赋能农文旅融合发展。近年来,五华区西翥街道大村社区麦和稻田气象科普基地,依托乡村+咖啡的交融碰撞,大力发展乡村科普研学。农函大结合当地发展实际,不断拓展培训领域,将培训专业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延伸,使农函大教学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使农民正确掌握和利用科学技术并用于指导生产实践,达到增收的目的。今年,咖啡培训班的开设,突破了以往单一的农业生产技术培训,为农民们打开新的就业大门。通过咖啡文化与农业产业相结合,农函大推动了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今年来,五华区科协高度重视农民培训工作,设置7个培训专业,完成14期培训,吸引840余名农民参与。

20余年持续发力,培优育强五华“新农人”。五华区科协负责人表示,20余年来,农函大始终坚持“农民所需、科协所能、平台助力”的路径,致力于提升农民的科技素质,增强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致富能力。近三年来,农函大已举办近70次培训班,覆盖4000余人次,涉及农业技术和实用技术多个领域,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

农函大培训将继续深化科技与产业的融合,探索更多的文化传承与创新之路。通过举办农民丰收节、咖啡文化节、兰花艺术展、科技常下乡活动等,持续帮助农民挖掘乡村文化的魅力,提升乡村产业的价值。(五华区科协 董川锐)

| |

主办: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技术支持:云南省科普资源信息中心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护国路26号,联系人(办公室):0871-63639710 

ICP备案号:滇ICP备05008566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1151号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号

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