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曲靖市科技馆举办“博士讲科学”讲座,邀请曲靖师范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李京建讲师作《计算机如何“看见”世界:成像、编码与识别》科普讲座,带领20余名学生走进计算机视觉的奇妙世界,开启妙趣横生的科学之旅。
课堂伊始,李老师阐明了本次课程的主题——机器如何像人类一样“看见”并“理解”世界,通过深入浅出、层层递进的方式,讲解了摄像头通过精巧的透镜捕捉光线,将外部世界的色彩与明暗投射到内部的光敏元件上,类似人眼视网膜的工作,不同的是,机器之眼会将每一缕光线都转化为可记录的原始信号,为后续的智能处理打下基础。
随后课程进入“编码”环节,李老师通过直观演示,说明摄像头捕捉的模拟光影信息需经精密转换,才能变成计算机能处理的数字语言——由0和1构成的像素矩阵。他强调,这一数字化过程如同为图像世界建立起机器可读的“通用词典”。课程核心聚焦于“计算机如何从海量像素中提取关键特征、理解图像含义”的“识别”能力,李老师借助人脸识别、自动驾驶等日常实例,清晰阐释了机器通过学习和训练,掌握识别人、车、物的能力,完成那些曾经仅属于人类视觉的任务。
此次讲座清晰展现了计算机感知世界的技术路径,在学生们的心中悄然播下探索智能未来的火种——当机器真正学会“看见”,人类理解自身与宇宙的方式也将随之革新。(曲靖市科技馆 何副瑞供稿)
主办: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技术支持:云南省科普资源信息中心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护国路26号,联系人(办公室):0871-63639710
ICP备案号:滇ICP备05008566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1151号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号
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