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科学与中国”中西部行活动在临沧市临翔区举办,活动由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主办,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承办,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与云南省天文学会协办。活动在临翔区举办了4场专题科学报告,吸引了教育工作者、学生及群众参与,彰显了科普活动的广泛影响力和深远意义。
12月5日,首场报告在临翔区前进小学启动,由中国航天科普大使、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刘勇研究员主讲。刘勇以“从地球出发”为主题,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和实例,将复杂的科学知识以生动形象的方式讲给学生们听,引导他们初步了解太阳系中行星的基本知识,并通过互动,认识行星在太阳系中的运动方式,激发了他们对天文学的兴趣。
12月6日,在临翔区政府会议中心,云南省地震局高级工程师李道贵就“地震灾害与地震预警”进行深入讲解,他结合专业知识与实践经验,详细阐述地震的成因、预警机制及防灾减灾措施,为与会者提供宝贵的科学知识和实用的防灾建议。在临翔区第二中学,云南省气象局首席专家郭荣芬研究员以“气象灾害及预防”为主题,通过案例和具体指导,向师生们普及各类气象灾害的成因、预警信号及防御方法,提升了他们的防灾减灾意识和应对能力。在南屏小学,云南师范大学梁红飞教授围绕“火星探测与神奇太阳系”这一主题,通过图片和视频资料,向学生们展示了太阳系各行星的独特特征以及火星探测的最新进展,激发了他们对太空科学的探索欲望。
此次活动,丰富了参与者的科学知识,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活动的举办,为推动中西部地区的科普教育事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临翔区科协供稿)
主办: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技术支持:云南省科普资源信息中心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护国路26号,联系人(办公室):0871-63639710
ICP备案号:滇ICP备05008566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1151号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号
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