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联系科技工作者不紧密、服务基层有温差”等问题,嵩明县科协以刀刃向内的决心推动服务革新。通过建立“一线问需+常态走访+云端服务”三维体系,将科普服务精准送达田间地头、企业社区,实现群众满意度与科普服务效能双提升。
变“坐等上门”为“主动下沉”,服务阵地前移。嵩明县科协打破“一年一会”的旧模式,组建5支科普志愿服务队深入基层。精准对接服务企业,共计走访企业12家,现场解决绿色认证、育苗组培等难题2项。开展大篷车科普直通校园,在2所中小学建立科技辅导员工作室,引领“科创苗圃”计划,定制青少年科创竞赛辅导。到农村开展“点菜式”科普,根据5个镇(街道)需求定制大棚种植、病虫害防治等课程。在2025年第3期农函大培训中,农技专家通过土壤检测发现小街镇蔬菜基地酸碱失衡,现场指导改良方案,使小番茄裂果率下降40%。
变“年度约会”为“常态对话”,诉求响应提速。 嵩明县科协组织召开科协委员常委会及全委会,建立双轨沟通机制破解“见面难”。年度综合座谈会由之前的1场增至2场,走访座谈每月不少于5次,新增农业科技、工业创新等专题会2场。开发线上“科技工作者之家”,设置“急难愁盼”意见建议征集直通车专栏。自5月开通专栏以来,收到技术咨询27条,专家团队48小时内响应率达100%。大花蕙兰种植户代某通过平台对接云南省农科院专家工作站,攻克了兰科花卉育苗养护难题。
变“单向输送”为“精准滴灌”,服务闭环成型。嵩明县科协始终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年初通过座谈会、走访调研和年检反馈等方式,对基层科协组织构建需求全周期管理机制,每一次科普活动、每一个科普项目都按照“一线走访收集需求、办公室整理分类、科室限时认领、邀请专家团队攻坚、结果满意度回访”5个步骤开展。通过该机制,技术需求及咨询平均解决周期缩短为5天,中小学生、农民、社区居民科普活动满意度提升至99.36%,获得科普服务的五大群体高度认可。
县科协工作人员表示,过去把开会当履职,现在以解题论成效。他们每月至少5天扎在基层,服务清单纳入绩效考核。县科协的这场“效能革命”,让科技工作者建言渠道从“年梗阻”变为“日畅通”,让科普服务实现从“我讲你听”到“你需我供”转型,让农业科技企业反馈创新成本降低。
嵩明县科协以机制创新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让科技工作者感受“家”的温暖,使科技成果真正在阡陌间绽放光芒。嵩明县将持续把专家、科研院所和高校资源牵引到镇(街道)、村(居)委会,形成“学校+基地+乡村”三位一体的应用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打造“永远不走的驻村帮扶工作队”。(嵩明县科协供稿)
主办: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技术支持:云南省科普资源信息中心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护国路26号,联系人(办公室):0871-63639710
ICP备案号:滇ICP备05008566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1151号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号
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