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网站 设为首页 | 收藏网站
当前所在页面:科协首页 / 基层资讯
南华县科协以“十个一”形式开展科技活动周和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活动
发布时间:2025-06-13 浏览量:

在2025年全国科技活动周和第九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期间,南华县结合县域特色,精心组织开展“十个一”系列活动,向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献礼。

开设一堂青少年社会科普课堂。第45期青少年《社会科普课堂》在云南省首个眼健康科普博物馆——南华县眼健康科普博物馆开讲。中小学生通过眼球结构模型观察、用眼习惯互动体验等环节,在寓教于乐中掌握眼健康知识。县科协以“科普画笔”勾勒出“预防有体系、干预有方法、科普有温度”的青少年护眼蓝图。

参与一场防灾减灾宣传。全国防灾减灾日当天,南华县在县城北城农贸市场,开展以“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主题科普宣传活动。针对夏季高发风险,围绕乌头碱中毒防范、野生菌安全食用指南、青少年防溺水要点、地质灾害预警与应对措施等内容展开宣传,同步发放《家庭应急手册》《趣味防灾科普读本》等实用资料,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实用的“安全锦囊”,为广大群众构建识灾—防灾—减灾—救灾的知识链条。

播放一周科普广播。活动周期间,南华县开展了应急广播科普第六期“防范网络诈骗”专题录播活动。依托覆盖全县的应急广播系统,以每天早、中、晚三次的频率播放科普广播一周,让防范网络诈骗的知识乘着电波,传遍各村各寨、田间地头。广播内容针对五类常见诈骗类型,强调网上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的原则,让反诈知识“声”入千家万户,织密全民防诈安全网。

开展一场集中宣传。5月30日,南华县在县龙泉广场开展“2025年科技活动周和科技工作者日”集中宣传活动,通过“科普资料发放+现场深度讲解+互动问答”的形式,吸引众多市民热情参与,现场接受咨询120余人,发放《全民科学素养手册》《科技创新与发展》等科普读物和预防菌中毒、防溺水、交通安全、防灾减灾等科普折页科普书籍、资料、折页600余份,科普宣传品400余份,进一步提高了公众对科技知识的认知水平。

组织一次大篷车进校园。活动周期间,科普大篷车驶入南华县东城小学。现场展出《机械传动》《视觉体验》《电磁与材料》《健康生活》《运动与力》等趣味科技展品,配套发放防溺水、野生菌安全等主题资料,并通过25块科普展板开展互动教学。孩子们在“沉浸式”体验中学习急救知识与科学原理,活动累计发放科普手册1500余册、科普宣传品500余份,让“流动科技馆”成为校园科技节的亮眼名片。

开办一期《主播说》。在科技活动周期间,南华县邀请融媒体主持人采访白蚁鸡枞种植负责人,普及白蚁鸡枞种植知识。

建成一个便民科普示范点。在大厅入口处设置醒目的科普宣传栏,定期更新内容,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群众传播科学知识;在休息等候区建设“便民科普示范点”,汇聚科普书籍、手册等2000余册;在办事窗口等区域,摆放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科普手册、折页。2025年以来累计发放科普资料2万余份,让群众在办事过程中自然接触科学知识。县科协继续深化“科普+政务服务”模式,推动形成“政务服务为载体、科学传播为内核、群众受益为宗旨”的融合发展新生态,努力提升全民科学素质,不断增强政务服务质效。

组织一场眼科义诊。5月30日,南华县科协联合县人民医院开展“关爱科技工作者 共享健康视界”眼科义诊活动,为114名科技工作者提供裂隙灯检查、视力检测、验光、眼压测定等全流程眼健康服务,并定制护眼方案。活动以实际行动致敬“科技脊梁”,营造“尊重人才、服务创新”的社会氛围。

播放一批宣传片。充分利用多媒体、自媒体平台,在短视频、微信视频号、官方媒体账号等线上渠道和龙泉广场、市民广场的户外大屏等线下渠道,循环播放2025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宣传片,向公众全面展示科技魅力与科技工作者的奉献精神,进一步深化大众对活动内涵的理解,激发全民参与科技创新、科普实践的热情。

开启一期残疾学生社会科普课。活动期间,残疾学生“社会科普课堂”首期开课,30余名残疾学生与80余名普通学生共同探索“数智竞技机器人”的科技奥秘。科普人员通过实物模型与动态图解,讲解了“数智竞技机器人”的发展历程以及竞速算法、机械传动等核心技术,还针对入门级竞技机器人战术进行了细致指导,并提供竞赛设备与竞技舱供大家体验。此次课堂不仅播撒科学火种,更激发孩子们的探索与求知精神,为未来科技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南华县科协供稿)

| |

主办: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技术支持:云南省科普资源信息中心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护国路26号,联系人(办公室):0871-63639710 

ICP备案号:滇ICP备05008566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1151号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号

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