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屏边县农民院士科技服务站揭牌仪式在屏边县民族医药产业园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西南林业大学副校长何霞红、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李垠乐、屏边县县长杨富丞等有关部门领导和专家、学者出席揭牌仪式。此次揭牌标志着科技力量与屏边特色农业的深度融合迈入新阶段,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强劲科技动能。
农民院士科技服务站践行“两个产业,两手抓”核心任务,一手筑牢粮食安全根基,通过科技创新助力旱地优质稻稳产增收,守护“粮袋子”;一手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依托科技赋能砂仁等特色产业升级,充盈“钱袋子”,以实际行动响应“中国人要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国家号召,推动形成旱地优质稻稳产保供、林下砂仁特色创收的协同发展格局。
在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双重目标引领下,旱地优质稻种植技术推广,成为夯实“粮袋子”基础的关键举措。揭牌仪式前,朱有勇院士一行实地调研了屏边县旱地优质稻种植基地,与农户亲切交流,详细了解品种选育、田间管理、产量效益等情况。目前,旱地优质稻项目在屏边县的推广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通过科技赋能,屏边县的旱地优质稻产量和质量不断提升,为当地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作出了积极贡献。
屏边县继续以林下砂仁产业为抓手,推动以林下砂仁为主的标准化种植体系,助力行业标准化建设,切实鼓起农民“钱袋子”。“农民院士科技服务站”正式揭牌成立后,将持续依托朱有勇院士团队和西南林业大学的科研力量,引入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同时,服务站将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为当地提供林下砂仁标准化种植、病虫害防治等全链条科技服务,全面提升砂仁的产量和品质。服务站还将积极推动屏边砂仁地理标志的认证工作,申报林下砂仁“地标”“行标”,提升屏边砂仁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通过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助力屏边县打造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农业产业新格局。
此次农民院士科技服务站的成立,是云南农业大学、西南林业大学和全省科协组织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和科技创新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行动,是科技工作者把论文写在乡村振兴大地上的生动实践,为屏边县探索出了一条“粮袋子”与“钱袋子”并重的乡村振兴实践路径。朱有勇院士团队的精准帮扶,将为屏边县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提供长效支撑,让屏边县在科技的引领下,实现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的双赢目标,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
屏边县科协将继续积极发挥作用,把科研院所的技术优势与基层产业需求精准对接,组织更多科技专家深入农村一线,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让科技真正成为农民增收的“金钥匙”。县科协还将积极搭建平台,整合各方资源,加强与农业农村部门、企业等各方的协作,为院士专家开展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助力屏边县在农业现代化道路上稳步迈进。(屏边县科协供稿)
主办: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技术支持:云南省科普资源信息中心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护国路26号,联系人(办公室):0871-63639710
ICP备案号:滇ICP备05008566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1151号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号
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