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 2月25日)
三年来,凤庆县科协不断探索与推进科协系统改革、提升科协组织力建设,以“三长”(即医院院长、学校校长、农技站站长)推动“3+1”试点工作,要求全县各级科协站在强“三性”、去“四化”、破解“四缺”问题的高度,认识并开展“3+1”工作,通过“机构+方案”强化组织建设,“汇报+目标”跟进保障,“一张网”实现全覆盖,“抱成团”促“三长”等措施的落实,把吸纳“三长”等“关键人物”进入县、乡镇科协领导机构作为的重要抓手,助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快速发展。
一、“机构+方案”强化组织
为更好地推进我县科协系统开展“三长”进入县、乡镇科协组织工作,成立以县科协主席为组长的推进“三长”进入县、乡镇科协组织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县科协推进工作的组织领导以及协调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指导科协部署和落实推动科协系统改革、推进“三长”进入县、乡镇科协组织的具体业务工作。
在凤庆县科协2018年的换届选举工作中,9名第8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包括了农业局副局长、卫生健康局副局长、教育工委副书记“三长”3人,其中农业局副局长、卫生健康局副局长为兼职副主席;其余的14名委员中,有小学校长1人、农业局畜牧技术推广站负责人1人、县疾控中心科技工作者1人、茶叶科技专家1人、科技科普种植大户2人,实现了“三长”进入县科协组织的目的。又如:2021年的乡镇换届中,按照县级模式,乡镇强化了乡镇组织构架。
至2021年,凤庆县已结合实际情况按照制定的《凤庆县科协开展推进“三长”进入乡镇科协组织工作方案》,确保全县乡镇科协换届结束时“三长”进入科协组织覆盖率达到100%。
二、“汇报+目标”跟进保障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自开展科协组织建设“3+1”试点工作以来,凤庆县科协积极向县委、政府汇报,将此项工作作为科协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发挥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组织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坚定不移跟党走的重要措施和深化科协系统改革工作的任务之一来抓,争取到县委重视县、乡镇科协班子、队伍建设,配齐配强了班子,健全了队伍。
二是锁定“把好选人用人关”这一目标。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把“讲政治、懂科技、爱科协、能干事、愿服务”作为吸纳“三长”进入县、乡镇科协班子的基本条件,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把廉洁关作为重点,深入了解人选情况,“三长”进入县、乡镇科协班子得到了组织部门的高度重视。凤庆县的乡镇科协换届已于当地党委同步换届,换届中县科协报请县委办、政府办印发《乡镇科协换届选举工作方案》,并在《方案》中明确乡镇科协副主席由医院院长、学校校长、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兼任,确保“三长”顺利进入乡镇科协组织,达到预期效果和目的。凤庆县科协在2018年的换届工作中积极向县委、政府分管领导汇报,得到了县委、政府分管领导重视,在人、财、物上给予了大力支持。县委常委会专门听取了科协换届工作汇报,分管领导亲自与县科协一起研究、审定换届方案,印发了《凤庆县科学技术协会换届工作实施方案》;县政府同意追加8万元县科协换届选举工作专项经费用;组织部部长还亲自过问换届选举各项工作情况;在各级的支持下,圆满完成了县科协的换届工作。
三是落实经费保障目标实现。采取“三个一点”的方式抓实经费保障。努力完成向上争取资金,2018年以来,共争取资金达290.2万元。投入“3+1”试点工作主要用于科普示范学校、人居环境提升、公众科学素质提升、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等,投入资金占比达60%以上。加大县级财力投入,落实“3+1”工作经费达33万元。整合资源投入,协调经费50万元用于“3+1”工作。“三个一点”共计投入经费达200多万元。
三、“一张网”实现全覆盖
凤庆县立足纵横结合,延伸拓展,拉长手臂,构建了科协系统组织网络体系,推动科协组织建设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纵向加强了县、乡镇、村(社区)三级科协组织网络体系建设,全县科协系统在深化改革过程中,一批各行各业的专家能人被吸纳进县乡科协组织中。8届县科协委员中基层一线科技工作者占比达到57%,13个乡镇均成立了乡镇科协,187个村(社区)均建立了科普协会,有县级学(协)会8个、企业科协2个、农村专业技术协会82个、社区科普志愿宣传队1个,全县形成了一个以县科协为中枢纽,县级学(协)会、乡镇科协为依托,村(社区)科普协会、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为基础,科普志愿宣传队为补充的科普网络组织,真正形成和渐趋完善的“3+1”网络体系。
四、“抱成团”促“三长”
凤庆县把开展“3+1”试点工作与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科技助力精准扶贫等重点工作深度融合起来,以科普“五进三助”(进农村、进企业、进社区、进校园、进机关;助力脱贫攻坚、助力乡风文明、助力科学素质提升)为载体,彰显“三长”的作用和影响力。一是听得见声音。“三长”重视科普工作上会议上媒体、上课堂、上田间地头是听得见声音的直接体现。每年,“三长”作为宣传员、培训员、技术员、辅导员,完成科普宣传培训100多场次,上媒体宣传不少50次。二是看得见身影。校长强化与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加大科普投入,开发师生替力;院长加大对基层的义诊活动,深入基层;农技站站长走进田间地头、科研企业,把论文写在茶乡大地。他们通过实践,写出高质量的论文,交出较好的答卷。如:通过送技术到家,实现种养殖产值达上亿元。三是发挥得出作用。组织农业、教育、医疗卫生、环保、气象等部门和行业的科技人才队伍,广泛开展了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推广、乡风文明建设科普宣传、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普日”、“科技周”、“科普小课堂”、医疗技术攻关创新、健康义诊、健康科普宣传教育、美丽乡村建设环保行、气象与农时、防灾减灾气象科普、企业科协产学研用合作等工作任务。据统计,三年来在凤庆县在“3+1”试点工作中,建言咨政服务产业出亮点,在香料烟产业发展方面的建议被政府采纳并付诸实施后为农民增收达6000多万元。大兴科普助力中心工作抓出示范,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种植业、养殖业的技术培训,科普示范户、项目资全争取等方面着力,为群众增收3000万元。
五、下步工作计划
一是将在乡镇科协换届工作中继续推进“三长”(农业服务中心主任、医院院长和学校校长)人员进入乡镇科协班子,加强对乡镇科协“三长”人员的联系,上下联动开展工作。
二是明确“三长”职责,广泛紧密联系服务本单位的科技工作者,积极做好科技创新、科学普及、决策咨询等方面的服务工作。实现医院院长重点负责组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举办健康宣传、服务活动,提高群众健康水平;农技站站长(农业服务中心主任)重点负责推动建立适用技术推广、农产品展销等工作机制,促进农民依靠科技致富增收;学校校长重点负责组织开展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并通过“小手牵大手”,尽快提升农民科学素质。
三是建立“三长”履职机制,出台《关于做好加强乡镇科协组织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加强对乡镇科协工作的指导。重点聚焦乡镇科协组织普遍存在的缺编制、缺经费、缺办公场所、缺工作人员等“四缺”问题,在“3+1”改革中,打造政治强、懂专业、善治理、敢担当、作风正的科协领导机构。同时推进科协有组织机构、有办公场所、有牌子、有议事规程(章程)、有科普阵地、落实科普专项经费等“五有一落实”,大力推进村(社区)科普协会建设,吸纳村(居)民小组长和普通党员进入科普协会,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团结调动“田秀才”、“土专家”等共同开展科普工作。
凤庆县科协供稿
主办: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技术支持:云南省科普资源信息中心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护国路26号,联系人(办公室):0871-63639710
ICP备案号:滇ICP备05008566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1151号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号
抖音号